在歷史中遇見上帝
在歷史中遇見上帝
主講人 / 作者:
莊恩中牧師
佈道日期:
2011-03-06
在歷史中遇見上帝
﹝經文﹞約書亞記24章12-16節
西元1893年3月9日,馬偕牧師來到八芝蘭(後改為士林),設立八芝蘭教會。我們在此聚會、傳福音迄今118年,實在都是上帝的恩典。我們面對士林教會的歷史,不論是令人驕傲或是令人難過的記憶,我們都需要以感謝讚美的心來面對。因為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士林教會的歷史有如一座寶庫,就留給即將來到的新任牧師和我們一起發掘。
牧師以前念教會歷史,莫拉維亞弟兄會的緣起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簡述如下:
在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後,在現在德國和捷克境內有一些重洗派的信徒,因為受到迫害,到處流浪。有一個敬虔的貴族憐憫他們,收留他們在自己的城堡和農莊。
但好景不常,這些天涯淪落人彼此間又開始彼此批評、攻擊、毀謗。他們當初因為遭到逼迫、毀謗而流浪。如今卻又因別人和自己的信仰理念不合而攻擊毀謗別人。正可謂是「受傷害的人會傷害人」。貴族看見如此光景,心中難過。本以為他們會從此平安、自由的追求信仰,竟然也是落入如此的彼此攻訐、毀謗。
然而,起因全是因他們的信仰理念不合。他難過之時,上帝帶領他放下身段,一家一家的拜訪,一家一家的了解他們過去的生命歷程、受逼迫的痛苦。貴族也鼓勵他們一起敬拜上帝,一起禱告。結果是他們受到貴族的感動,開始一起敬拜,不久之後就爆發了復興。他們成立弟兄會,仿效初代教會的團契生活,在歐洲各處設立分會,也傳到英國。
中國民初一位傑出的傳道人倪柝聲,據說就曾到英國與弟兄會的人有交通。弟兄會也是教會史中最有宣教果效的團體之一。看到一段歷史,聖靈會在我們心中教導我們往後面對教會的態度。有的人了解長老教會的歷史後,決定不願意加入長老教會傳道人行列,但卻有更多人在了解長老教會之後,加入長老教會傳道人的行列。積極的人和消極的人各有不同的決定。但我們盼望以基督的心來看待歷史。
面對教會過去的歷史回憶,我們需要對別人、對自己心存憐憫、仁愛、謙卑。給別人機會,也給自己機會。
約書亞記24章當中,約書亞向一同生活、一同爭戰的以色列百姓述說上帝過去對他們的帶領。約書亞太了解他們在曠野的過去。他們在攻打迦南人時付出了努力,但上帝卻對他們說:我差黃蜂在你面前攆出亞摩利王,將你們所沒有建造的城賜給你們居住,將你們沒有栽種的葡萄園賜給你們享用。這一切的成就,上帝表示都是出於祂的恩典。
我們的信仰其實一切都是出自上帝的恩典。我們決定要來教會、決定要禱告、決定要信耶穌,其實都是出自上帝的恩典。這一切都是上帝先賜下恩典給我們,然後我們回應這恩典。若不是上帝先賜下恩典,我們就無法走在走在這條道路。
約書亞接著勉勵他們要除去祖先在大河那邊,在埃及所事奉的神。我們千萬不要同時敬拜上帝,又同時找人算命、看風水、玩碟仙…。但約書亞表示尊重以色列人的意願:你們若是以事奉耶和華為不好,今日就可以決定。上帝實在是一位尊重人自由意志的神。約書亞隨後表示他自己的選擇是:至於我和我家,必定事奉耶和華。我們實在要發自內心來做事奉上帝、跟隨耶穌的決定。
我個人對孩子的信仰教育也仿效約書亞,我對孩子說當你成年以後,你要自己決定要不要受洗、繼續上教會。因為父母已經把耶穌介紹給你,也已經告訴你真理,並且教你禱告。再來你要自己決定,並且自己負責。因為在審判台前父親無法陪伴你一起站在那裡,你必須單獨在那裡面對審判的主,並回答主你決定信耶穌的原因。
羅馬書14章10-12節提及:我們各人要站在審判台前將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說明。若孩子回答審判的主,信耶穌的原因是因為「我爸爸是牧師,他叫我信耶穌,所以我來信耶穌」,這個理由實在令人擔憂。教會界流傳:一代清、二代明、三代霧霧不明、四代你請我…雖是笑話卻也說出某種程度的事實。我們需要為下一代的信仰來積極禱告,求施恩的主憐憫。
瀏覽次數: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