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三座棚子

搭三座棚子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18-02-11

馬可福音九:2-9;哥林多後書四:5-6

桶箍將一片片直立的木板,緊緊地結合,綁成一個連水都不會滲出的木桶。教會法規就像桶箍一樣,讓教會各事工部、團契、小組,如同木片般地直立連結緊密,讓教會的功能(喜悅敬拜、宣揚福音、服侍服務、培育靈命、關懷扶持)可以充分發揮,使教會如同家庭、學校、醫院、軍隊,在這世代成為社區的祝福。

一、會員和會如棚子

今天要召開2018年定期會員和會,依據《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法規》第20條 「會員和會辦理下列事項」:

一、聽取小會及屬下機構之事工及會計報告。

二、聽取小會報告有關總會、中會概況。

三、聽取年度事工計劃。

四、聽取查帳委員之報告。

五、選派委員檢查該年度會計事務。

六、接納當年決算、審核翌年預算。

參加會員和會是信徒的責任(responsibility),這是回應(response)上帝的愛、回應上帝的選召。如同耶穌受洗時說:「我們理當這樣履行全部的義(禮)。」(太三:15)就是「盡諸般的義(禮)」,原文是指「實行上帝的要求」。

會員和會如棚子一樣,搭建起來使信徒得著遮蔽、保護、養育,無論是靈命或生命關係,都得飽足、健康。

二、生命話語三座棚

耶穌登山改變容貌是在該撒利亞腓立比、彼得說:「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太十六:16)大約一星期之後,耶穌私下帶三位學生上山,這件事發生的地點應該是黑門山(Mt. Hermon)。耶穌必須做出準確並合上帝心意的抉擇,祂決定繼續往耶路撒冷前進,這意味著要接受十字架的挑戰。

在山上「有以利亞和摩西向他們顯現,並且與耶穌說話。」(可九:4)讓我們看到上帝話語、三合一的奧祕結合:摩西將上帝的律法、秩序帶給以色列百姓,整個民族因著摩西得著生命之律;以利亞是先知中最偉大的領袖,將上帝的話傳遞給世人;耶穌則是「1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3萬物都是藉著他造的,」(約一:1-3)耶穌是創造萬有的道(話)。

門徒成為見證人,對基督耶穌的認識更加深。之前以己之意來期待世界救主彌賽亞的熱切希望,頓時成為泡影。門徒見證基督的榮耀,加強了深厚的見證意義。他們已經看見上帝的榮耀,在時機成熟時,要將深深刻在心坎的信息、引述傳講開來。

三、建拆棚子見證主

彼得說:「我們在這裏真好!」這是在領受救恩的人身上,靈命深處的經歷,有主的榮美與平安顯現;當祂向我們顯現時,我們都會覺得「真好!」因此彼得會想要「搭三座棚」,想要留住「榮耀時刻」,留住任何與基督有關的「人事物」,而把它們提高到與基督相同的地位上。這是教會與基督徒常有的問題與軟弱,妄想以「定格」來看生命全景,以致時常有失望、無力之感。

主耶穌邀請我們,不只是停留在山上榮耀的喜悅經歷,更要我們下山去面對苦難、背十字架。保羅和巴拿巴「堅固門徒的心,勸他們持守他們的信仰,說:『我們進入上帝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徒十四:22)。

在這超越理性的真實信仰中,我們會有同樣的經驗:「彼得不知道說甚麼才好,因為他們很害怕。」(可九:6)不是胡言亂語,卻會不知所云,唯有屬天的啟示帶領我們產生真正的敬畏。個人生命經歷的見證需要重複述說,如同保羅與主相遇、受主選召的見證,路加就重複記錄了三次(徒九:1-19,廿二:6-16,廿六:4-18),使我們在建、拆棚子的過程,見證基督的榮耀與救恩。

今天召開會員和會是再次搭起棚子,見證上主在咱士林教會的恩典與榮耀,但是我們不會停留在山上定格的榮耀中,而是要跟隨耶穌基督的腳蹤,下山服侍眾人:「我們不是傳自己,而是傳耶穌基督為主,並且自己因耶穌作你們的僕人。」(林後四:5)

【祈禱】

親愛的主耶穌,感謝祢豐盛的恩典和時刻的保守,使我們在生命追尋意義與人生旅途中,得著許多特別經驗。

求主幫助我們不停留在當下的感動,反倒能因此而有更深的精進,在靈命內室與主相遇,並且向「所盼望、未見之事」邁進。奉耶穌聖名禱告,阿們。

【思想與分享】

  1. 「搭棚子」讓自己停留在掌聲、榮耀的時刻,卻常不可得。生命歷程中,我曾經想停留在哪個階段或時刻?後來是如何轉變?
  2. 教會是建基於上帝的話--聖經,藉著傳統與規矩,使我們「凡事都要規規矩矩地按著次序行。」(林前十四:40)你覺得教會的「次序/法規」有甚麼特別助益的嗎?請分享。
分享此文 ➤

瀏覽次數: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