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水與火的門徒
成為水與火的門徒
主講人 / 作者:
張勝為傳道
佈道日期:
2019-01-13
以賽亞書四十三1-7、路加福音三15-17、21-22
一、上善若水,滋養萬物
水是生命之源。很奇妙,地球表面有70%是水,人體也有70%是水。我們聯想到創世紀起初之時,原本是一片空虛、混沌與黑暗,但是當“上帝的靈運行在水面上”,一切美好的創造就開始產生;從科學的研究我們也知道,只要有水,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人類對於這樣的推論非常著迷,在地球這顆綠色星球以外,可能有生命存在嗎? 人類不斷地探索。1970阿波羅號從月球帶回含水分的玻璃珠(岩漿噴發的結晶),在近日發現月球北極可能有冰;去年(2018)六月,美國Nasa的探測團隊,據說發現火星的南極,可能有液態湖泊,這些探索結果都讓人對發現地球以外的生命產生無限想像。但是科技再怎麼進步,目前還無法證實外太空有生命。
水滋養生命、也帶來潔淨,我們喝的水若不乾淨,對健康就有危害;同樣的,生命中的雜質太多,我們也會感覺到內心雜亂。在舊約聖經繁瑣的禮儀規定中,常常是為了一個目標:把雜質去除、過一個分別為聖生活方式。例如,今日信仰正統猶太教的猶太人,家裡會有兩個水槽,因為肉跟奶要分開洗分開吃(出廿三:19);連飲食都如此,生活的其他層面,也規定到非常細緻。但是,按照這些禮儀,我們的生活與內心的雜質就可以被清除乾淨了嗎?
施洗約翰雖然出身祭司家庭,聖殿的禮儀他一定都很熟悉,但他選擇不在精緻的禮儀中,而是去到資源相對貧乏的曠野中來實踐信仰。施洗約翰在他人生最活躍的時候,不是在大城市的舞台上發光發熱,而是退居曠野,過著樸素而粗曠的生活:「這約翰身穿駱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吃的是蝗蟲和野蜜。」(太三:4) 他不用燒香、祭物、詩歌與眾多的宗教傳統來教導人們,而用最簡單而純淨的水,以洗禮來勸人潔淨自己(在當時的猶太傳統有用水行潔淨禮的習慣)。我們也想到在中國的經典文學當中,水展現了謙卑低調的特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道德經八:1-2> 約翰就這麼謙卑、隱藏自己,等時機來到。
二、嫉惡如仇,剛烈如火
施洗約翰不只有「水」謙虛而單純的特質,也有「火」剛猛強烈的特質。在約翰出生前,天使就向他父親撒迦利亞顯現這樣宣告約翰的人生:「他將有以利亞的精神和能力,走在主的前面,叫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叫悖逆的人轉向義人的智慧。」(路一:17) 在舊約當中,以利亞在迦密山頂大戰四百五十位拜巴力的先知,有上帝的火從天上降下來燒盡了祭物(王上十八20-40),甚至後來有不敬虔的亞哈謝王,用假神的名義挑釁以利亞,以利亞便吩咐火從天降吞滅了王的僕人(王下一1-16);因為這樣的事蹟,加上以利亞嫉惡如仇的火爆個性,我們常稱以利亞為「烈火的先知」。
施洗約翰並沒有展現這種火從天降的可怕神蹟,但是他的教導中充滿警惕與教訓;他並不用軟性、溫暖與感性的方法來傳福音,反而像是士官長訓練新兵一樣嚴格又不客氣,有一首歌<福音不是好消息>很能表達約翰所傳的「福音」。當有猶太人願意來接受他的洗禮,他斥責那些還沒準備好的人是「毒蛇的種類」;他給門徒的信仰建議也常常是很麻煩,不但要他們照顧身旁那些沒被注意到/被刻意忽略的人(「分食物/衣服給更需要的人」),也要他們放棄容易取得但違反道德的錢財(「不要多收」、「不要勒索」)。施洗約翰的「管區」非常大 (很奇怪不是住在曠野好像住在海邊?),連官員的感情家務事都要管;他責備希律王娶了不該娶的女人,並且忠言逆耳地勸他不要做壞事;換句話說,施洗約翰身居在曠野並不是隱居起來調養身心而已,他的服事還比較像認真質詢、揭發惡事的立法委員。最後,他可以說是「雞婆到死」,被陷害下監並被砍頭(可六17-29)。
施洗約翰不是毫無目標、或是自以為正義地到處指責人,而是他盼望天父上帝要差遣救主來拜訪祂的百姓:「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來」,換句話說,施洗約翰是一位準備迎接大船入港的領航員。他知道自己不是生命的活水,他嫉惡如仇的教導也只能「燒」到表面,還沒辦法完全深入人心。
三、生命活水與煉淨的火焰
有一個很特別的人,當他受洗之後不是人為他喝采恭喜,而是天上有氣勢磅礡的聲音,像宣布君王登基一樣傳來:「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愛你!」眾人還搞不清楚狀況,交頭接耳互相問:「剛才是在打雷嗎?」 (參考約十二29)。這時雲層裂開,一道光灑落在他的頭上,眾人仔細一看,這道光芒好特別,有如鴿子的形狀。看他安詳、自信、充滿光彩的身影,河水、天空與大地不過成為這場典禮襯托的配角。
耶穌基督的受洗很特別。眾人是藉著河水來潔淨自己(如今在世界其他地方仍有這種傳統,例如印度的恆河),但在教會傳統的聖像畫中,人們發現耶穌反倒是潔淨了、祝福了約旦河水(如果我們今日到以色列地,會發現約旦河也面臨缺水。甚至到淡季的時候只有涓涓細流,所以死海的水量一直不斷減少)。人有可能潔淨河水嗎? 我們可能覺得很難。但2014年,日裔的祕魯環境科學家Marino Morikawa博士回到他兒時生長的El Cascajo濕地,只花了15天(也耗盡他的積蓄)就結合眾人的力量,用環保的奈米科技把這片嚴重汙染並且優養化的濕地恢復成美麗的風貌。靠人的聰明與科技尚且能漸漸地恢復生態環境,我們知道耶穌自己說:「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面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四:14)是個真切的應許;祂必定能恢復自然的風貌,也要恢復我們那片缺乏活水,乾旱而充滿汙染的心田。
那麼約翰所預告的「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是甚麼意思呢?舊約當中的上帝常常在烈火中顯現,而耶路撒冷聖殿也曾毀於大火當中,因此以色列人對上帝的烈火審判是戰戰兢兢。難道上帝又要用大火毀滅他們的家園嗎?其實不是。我們看到以賽亞書所宣告的福分:「你從水中經過,我必與你同在,你渡過江河,水必不漫過你;你在火中行走,也不被燒傷,火焰必不燒着你身。」(賽四十三:2)已經應驗在耶穌基督身上。我們的生命中如同施洗約翰所警告的,充滿各種讓我們分心的金錢、性、權力和自私自利的誘惑、甚至是內心那些不健康的悲傷與憤怒的情緒,這些都要在耶穌火的洗禮之下,把我們生命中這些沒有用的部分除去;祂的意思不是要傷害或是毀滅我們,而要保留那些美好、有價值、可以培養的:「要揚淨他的穀物…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路三:17) 而今天的你,被活水更新,被烈火燒透了嗎?
基督教教父革立免(Clement)曾經記載一個當時的民間神話故事,用來解釋耶穌基督與信徒的生命轉變。「有一種鳥,叫作鳳凰。這種鳥,獨一無二,能活五百年。當其衰殘、死亡臨近之際,鳳凰就為自己築一個滿了乳香、沒藥和其他香料的巢——仿似靈柩一般;時候到了,牠就進入巢中,然後死去。」(革立免一書廿五2) 但死去的鳳凰接著就像坐私人噴射機一樣,被蟲子連著巢飛越幾百公里帶到太陽的祭壇上,接著在烈火中重生。願主幫助我們在祂神聖的烈焰中,不是被燒盡,而是獲得新的生命。
【祈禱】
天父上帝:謝謝祢差遣耶穌基督來重新創造並且煉淨我們的生命。求主給我們願意的心,讓我們也能經歷被聖靈改變的生命,也透過我們把生命的活水傳遞給身旁有需要的人。奉耶穌聖名求 阿們。
【思想與分享】
- 你的個性是謙虛如水還是剛猛如火,還是兩者皆有?或是你身旁有這種讓你印象深刻的人?
- 目前你生命中的「雜質」與「分心」是甚麼?它如何影響著你的心情、生活節奏與信仰?
- 耶穌要用「聖靈與火」給我們洗禮,在你的生命/接觸的基督徒中,是否展現過這種被火與聖靈更新的良好見證?
瀏覽次數: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