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殉道者
殉道者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25-05-18
使徒行傳七54-八3
使徒行傳是路加福音的續篇,是在述說耶穌的門徒在聖靈引導下,「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傳揚耶穌基督復活的福音。基督信仰在猶太宗教中孕育而出,卻逐漸成為世界性的信仰。
一、勇敢宣教謙卑服侍
因此使徒行傳又稱為「聖靈行傳」,或「宣教行傳」。傳福音是宣教(Mission),是教會存在的任務(mission),是每位基督徒的使命(mission)。聖經沒有「宣教」這個詞,但是「宣教」是教會的心臟。既然是使命,又有任務工作,那麼在日常生活言行舉止中,基督徒和教會就會表現出福音(好消息)行動,這是上帝掌管、聖靈引導的「宣教」。
初期教會因為信徒人數暴增,以致在日常的供給(飯食)出現問題,因此使徒們說:「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滿有聖靈和智慧,我們派他們管理這事。」(徒六3)司提反是其中「滿有信心和聖靈」的一位。這樣簡單的事情,司提反願意謙卑地做;困難之事,例如與人辯論聖經的真理,他也勇敢地面對:「司提反是以智慧和聖靈說話,眾人抵擋不住,」(徒六10)
殉道者的生活常常展現出「Humble enough to serve the poor, Heroic enough to defend the truth.」勇敢護衛真理,謙卑服侍弱勢。
世界上普遍存在著不公義的事物,有時甚至是以法律的形式呈現,人們到底要如何面對這些不公義的事和情境?一但面對它、講自己領受的真話,卻是犯法的,就需接受處罰,司提反的死就是這樣。因為當時規定不可以講關於耶穌的事情,在執政者的眼中,耶穌是已被處死刑的罪人,若你說他復活升天,便是褻瀆了上帝,要判唯一死刑。
在極其惱怒,咬牙切齒的群眾面前,司提反並沒有被群眾憤怒猙獰的面目所懾服,他所看到的是超越時空的景象:「我看見天開了,人子站在上帝的右邊。」這對眾人來說是對上帝最大的褻瀆,是「要用石頭打死他,」(申十三6-10)這是基督門徒第一位殉道者。
二、殉道者司提反
司提反勇敢面對,因為他看到主正在迎接等待著他:「司提反滿有聖靈,定睛望天,看見上帝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上帝的右邊,」他看到殉道者的死,是邁向基督榮耀的途徑。
司提反效法基督的榜樣,像耶穌一樣祈求上帝饒恕那些殺害他的人:「然後他跪下來,大聲喊着:『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一路跟隨基督的人,將尋得特別的力量,去做那些從人世間的眼光不可能達到的事。
司提反在攪擾混亂的場景中,奇妙安然睡著、死了:「說了這話,就長眠了。」他得著的平安是發生在每一位心存憐憫、謙卑與上帝同行的人身上。縱使上帝的公義會讓他在世間被攻擊、殺害,也在所不惜。司提反Living to serve the Marginal. Dying to share the Gospel.
三、為服侍而生為福音而死
「martyrdom殉道」是從希臘文「μάρτυς(martus)作見證」來的,作見證就是活出生命意義。電影「賽德克巴萊」裡的一句話說:「真正的人可以輸掉身體,但一定要贏得靈魂!」因此「如果有人逼迫你忘記不該忘的東西,你應該反抗、應該戰鬥,不該讓自己變成被豢養的野獸!因為我們都是驕傲的賽德克.巴萊—真正的人!」
殉道者的血凝結成教會的種子,到今天依然如此。今天,我們看到有很多人為耶穌基督作見證而受苦和死亡。許多人也因為參與教會活動,或過著福音方式的生活,而受到不同程度的磨難。他們每天保持對福音的忠誠,默默無聞地善盡職責,但世俗卻嘲笑他們,因為世界宣揚的是福音以外的東西。
這些並不是失敗,因為他們的見證激發了新眼光與讚嘆,他們犧牲的種子好像死了,卻會發芽,並結出果實。主上帝藉著殉道者,繼續創造奇蹟,改變人心,並拯救人類。聖經說:「14 即使你們為義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嚇,也不要驚慌;15 只要心裏奉主基督為聖,尊他為主。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理由,要隨時準備答覆;16 不過,要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彼前三14-16)並且確信:「善人從他所存的善發出善來;」(馬太十二35)既使不會馬上看到結果。
殉道者司提反留下美好的榜樣,他為服侍而生,為福音而死。活著見證主恩,死了榮耀主名,保羅說:「無論是死是生,總要讓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處。」(腓一20-21)
推薦信息
瀏覽次數: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