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老教會的信仰精神
長老教會的信仰精神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15-03-01
長老教會的信仰精神
出埃及記三章1-6節
我們士林教會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這個大家庭的一員,而「長老教會( Presbyterian church )」遍佈全世界,其信仰傳統是源自於宗教改革的精神。1517年10月31日,當時在修道院執教的馬丁路得,寫了95條抗議當時教會腐敗的實況記錄,並且提出嶄新的改革建言,張貼在當時德國主教座堂威登堡禮拜堂大門上,進而引發改變世界歷史的教會改革運動。其重要的三大信念為:1.「因信稱義」,強調人得救,並不是靠善行,而是信靠信耶穌而得到上帝的救恩;2.「聖經是最高的權威」;3.「萬民皆祭司」,每個基督徒(信耶穌的人),都有責任帶領人來認識上帝在耶穌裡的救恩。
一、彰顯上帝的榮耀
宗教改革促成教派教制多元展現,其中,持守加爾文主義的約翰·諾克斯 (John Knox)在蘇格蘭進行宗教改革時,正式建立「長老教會( Presbyterian church )」,其信仰精神是加爾文所言:「一切榮耀歸於上帝」。約翰加爾文認為自己是一個溫和、沒有膽量的人,他曾自我表白說:「是上帝把我推到舞台上」。他說:「基督徒首先要拋棄自我,把自己完全獻給上帝;所說、所想、所行一切都以榮耀上帝為目的。」
這種「一切為榮耀上帝」的態度,乃是基督教最重要的精神所在。加爾文並遺言墓碑只寫拉丁文Soli Deo Gloria (only the glory of God),意思是「只為榮耀上帝」。正如保羅所說:「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們,好叫上帝的恩典臨到更多的人,使更多的人獻上他們的感謝,來彰顯上帝的榮耀(林後四:15)」。
聖經記載摩西蒙召時,與上帝相遇的經歷:「摩西牧放他岳父米甸祭司葉特羅的羊群,他領羊群往曠野的那一邊去,到了上帝的山,就是何烈山。耶和華的使者在荊棘的火焰中向他顯現。摩西觀看,看哪,荊棘在火中焚燒,卻沒有燒燬。摩西說:『我要轉過去看這大異象,這荊棘為何沒有燒燬呢?』耶和華見摩西轉過去看,上帝就從荊棘裏呼叫他說:『摩西!摩西!』他說:『我在這裏。』上帝說:「不要靠近這裏。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的地方是聖地』。他又說:『我是你父親的上帝,是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摩西蒙上臉,因為怕看上帝。」
二、焚而不燬的記號
這種在曠野的安靜與靈性經歷是每個基督徒都需要的,如此才能在每天的生活中聽見主的話,經歷上帝的同在。我們與上帝的關係,絕不僅止於禮拜天敬拜中聽牧師講道。因為藉由牧者講道,幫助我們在生活中聽到上帝的聲音,所以我們需要有一顆安靜等候上帝的心。有時候討論上帝越多,竟然會離上帝越遠。摩西在曠野中經歷上帝,讓我們一起學習每天用時間讀經禱告,不斷從上帝的話語中與祂建立親密關係,並且在靈修讀經時領悟到生活的應用,基督徒的生命,就會在無形中被塑造起來。如此必能以聖潔的生活來榮耀上帝,活得更像耶穌基督。
摩西觀看燃燒著的荊棘,驚訝它竟然沒被燒毀,此異象讓摩西與耶和華上帝相遇。「耶和華的使者在荊棘的火焰中」向摩西顯現,聖經形容上帝如同火焰:「因為我們的上帝是吞滅的火。」(來十二:29;參利四:24)荊棘是人犯罪後,土地受咒詛的產物,如同犯罪不潔的人,「土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創三:18)所以「荊棘在火中焚燒,卻沒有燒燬」,象徵上帝向人顯明心意:1.發光照耀,啟示祂的心意;2.發熱焚燒,叫人心靈火熱(參羅十二:11);3.火勢逼人,顯明上帝的審判威嚴可怕(參來十二:18-21);4.烈火銷化,燒盡一切和上帝聖潔性情不符之人事物。
聖經形容上帝住在荊棘中,「得地的寶物和其中所充滿的,得住在荊棘中者的喜悅。」(申卅三:16)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譯為:「願那在焚燒的荊棘裏呼喚的上主,厚厚地賜福給他們。」表明上帝住在原本是罪人、卻蒙救贖的人們(今日的教會)當中和裏面。這是上帝在肉身顯現:「…在上帝的家中該怎樣做。這家就是永生上帝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三:15)。
三、如雲彩的見證人
日據時代在總督府工作的施乾(1899-1944),是台北工業學校土木建築科畢業,因工作受派到艋舺調查貧民生活狀態,當他看見殖民統治下的乞丐生活極為貧乏,不由得生出惻隱之心,便自掏腰包醫治患病的乞丐並教導其兒女讀書。為了幫助更多的乞丐,1922年他才24歲且剛新婚,竟然放棄世人艷羨的職位與優渥的薪水,在台北大理街買一塊地,蓋了乞丐收容所,題名「愛愛寮」。
施乾不僅收容乞丐,而且一家人與他們一起生活,照顧他們,並親自為他們清潔身體、上藥、教導手工編織,又在後院空地養豬、種菜,培養他們自給自足的能力。經費最困難的時候,施乾甚至變賣全部家產予以維持。有一天日本名作家菊池寬來台灣訪問,發現台北街頭竟然沒有乞丐,驚訝地說,在東京有乞丐,被殖民的台北怎麼沒有?後來在被告知下,才知道原來是施乾將這些人收容到「愛愛寮」去。菊池寬於是撰文報導,日本天皇讀到報導深受感動,還捐三千日圓給予鼓勵。
施乾的義行感動出身日本貴族的清水照子(1909-2002),於1934年25歲那年離鄉背井到台灣,下嫁給甫喪妻的施乾,她不僅需要照顧先生前妻留下的兩個女兒,還要照顧寮內二百多名大小乞丐,和他們一起生活、服事他們,從不以為苦。施乾於1944 年過世。隔年台灣終戰,她原本應遣送回日本,但她決心留下來繼續照顧那幾百位「家人」。在戰後艱困的局面中,宣教師孫裡蓮師母帶領照子女士認識耶穌基督,找到了支撐她的一股力量,並且協助物資供給。當照子有了信仰之後,更懂得「愛」的意義,順服上帝的旨意,日日活得精神奕奕。
四、寧願燒盡,不願鏽壞
這是今天的愛愛院,施照子在經營上時常面臨困境,但是她始終保持單純善良的天性,將一切交託給上帝,在漫長的歲月中,不曾失落信心。在愛愛院,常可聽到她以不甚標準的北京話慢慢地說:「耶穌愛你!神祝福你!」而耶穌的教導「左手所做的事不讓右手知道」的精神,也讓她更加謙卑的把榮耀歸給主,對外界的褒獎一律婉謝。這位乞丐之母一生榮神益人,雖然服事得很另類,卻活得很喜樂。
每個人的一生當中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成就,在事業、學業、家庭、待人處事或是在教會的服事上,也都會擁有一些上帝特別的恩賜,這是上帝在每一個人生命中的特別計畫:每個人在各樣的成就上榮耀上帝,讓祂得著當得的榮耀與讚美。因為這是上帝在永恆計畫中不變的真理,也是上帝創造宇宙萬物、創造人的目的。但是人性裡的驕傲,總是覺得我的成功,是自己的功勞,而不甘心或無意將榮耀歸給上帝。
保羅說:「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我若必須誇口,就誇我軟弱的事好了。」(林後十一:29-30)他只誇自己的軟弱,意思是不敢竊取上帝的榮耀,誠心誇耀自己的軟弱,而將榮耀全都歸給上帝。馬偕博士曾說:「就是痛苦至死,也要在台灣為主所用」、「寧願燒盡,也不願鏽壞」,正如摩西面對「荊棘在火中焚燒,卻沒有燒燬」時的頓悟一樣,馬偕寧願為主而燒盡自己,也不願為了自己的成就而鏽壞一生。這是發之於內心的真誠與無偽的真愛,是上帝所喜悅的。
思考與分享
- 在你身旁是否看到「一切為榮耀上帝」的見證?請分享
- 請分享一件自己生活中,「寧願燒盡,也不願鏽壞」的例子
推薦信息
瀏覽次數: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