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能與恩賜
才能與恩賜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25-09-14
弗四7-16
基督教信仰說「恩典」,這不是人的努力功德,不是謹守律法的修行,而是上帝奇妙的愛與憐憫,讓原本不配的罪人得到重生,使有限軟弱的背離,恢復上帝原創生命的榮美,這是恩典。
上帝恩典以兩種方式顯明:第一是「救恩」,主耶穌在十架上完成的救贖恩典(grace of salvation),凡相信的人會得著:「我們藉著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這是照他豐富的恩典。」(弗一7)第二是「恩賜」,主耶穌「祂升上高天的時候…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弗四8)這是服侍的恩典(grace of service)。因此聖經說:「各樣美善的恩賜(恩澤)和各樣完美(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裏降下來的;」(雅一17)我們如何運用所領受的恩賜?
一、才能與恩賜
耶穌以比喻明說人領受的才能各不相同,差異很大:「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出外遠行,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按著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τάλαντον/talanton/他連得):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出外遠行去了。」(太廿五14-15)但是:「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路十二48)所以不能將領受的託付埋在土裡,才能恩賜要使用出來才算數。
在此按才託付的比喻中,上帝對我們的期待,不在於數目回報,而在乎態度:「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四2)上帝既然給你才能,就要去發現、發展、發揮,有計畫但不計較結果,有風險評估但不害怕失敗,盡力去做。忠心就是盡己所能,為主人來做。
才能,talent天賦,來自聖經的「他連得」,這是希羅之貨幣單位,約一千兩銀子。在社區、家裡,或在公司、任何群體,須要使用出來,用於服務、貢獻,才算是才能。上帝造萬物從外在來看,有生命週期,有高峰有低谷,但是祂所賜的才能,卻是越用越多,「 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二、以恩賜服侍基督
聖經提到另一種恩賜(gift)是指用在建立教會。無論所領受的是天生特質、後天學習,或是聖靈的能力,只要在教會,建立基督的身體,這就是恩賜。基督的教會須要各式各樣的同工合作,未曾有「統包」的時候,上帝「…將各樣的恩賜(δόμα/gift/禮物)賞給人。」(弗四8)就是要我們「做事奉的工作,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2)
如果以此定義看恩賜,那麼在基督的身體(教會)裡,哪件事你做的最好,那就是你最大的恩賜,如果大家都發揮恩賜出來事奉,每個兄姊都是以其最好的能力來教會事奉,教會就被建立、並且有所發展。恩賜大家都不同,或許有人多,但是至少每個人都有一樣是自己最拿手的。因為不是跟別人比較,五千、兩千、一千,都是他自己最拿手的。因此,基督徒領受救恩,就是要以恩賜(最拿手的能力)在教會服事,Saved to serve,主耶穌的救贖是為了讓你能夠服侍,這樣救贖才有意義。葛理翰牧師說:「恩賜不是展炫的珠寶,不是給你吃的糖,不是讓你遊戲的玩具,是幫助你服侍的工具。」
三、連於元首基督的管家
為讓教會健全發展,保羅說:「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弗四11)以今日來看,使徒就像開拓教會者;先知是特別時刻領受上帝話語,向世人宣講者;傳福音的是指願意把信仰經歷,跟別人作見證分享;最後就是信主或慕道的群體,由牧師和教師養育(牧養和培育教導)。所以一間健康的教會需要有牧師,有勇於短宣的同工,有話語中懇的長老,有傳福音的信徒。只靠牧師和長執忙於「事工」,這樣的教會不容易成熟成長。
以恩賜服侍眾信徒兄姐就是為了「要裝備(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做事奉的工作,建立基督的身體。」保羅說:「我深信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完成)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腓一6)恩賜發揮,讓我們「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上帝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大家的焦點都放在:「我在做甚麼?在士林教會我能做什麼?」這就是合一的教會的動力:信徒越來越成熟。
以恩賜來服侍,不僅享受上帝所賜「在他的一切勞碌中享福」,而且會經歷耶穌豐盛生命,因為基督透過充滿教會,來慢慢充滿社會,充滿世界。「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這種連結基督、彼此聯絡、層次發揮、分工合作,會讓教會在愛心與真理上平衡長進。
瀏覽次數: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