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為主認得的人
成為主認得的人
主講人 / 作者:
劉浩光傳道
佈道日期:
2025-09-07
提摩太後書二:19-22
前言:我們「認得」彼此嗎............?
在這21世紀的開始,隨著科技AI的突破,網際網路的使用越來越發達,現在的青少年每人平均有3到4個社群媒體的帳號,我們可以從各自的交友圈中,從大家所發的動態或照片上知道每個人正在發生的事情,在網路的世界上我們都能夠有很多的交流,但是這原先只是為了讓人們能夠單純且快速分享自己生活的社群媒體,卻開始逐漸失焦了,我們不再只是單純享受分享生活的樂趣,轉而看重到底有多少人對我所分享的按「讚」或是「愛心」。
當這些關注化為數字後,我們所在意的不再是與人分享生活,反而是我應該要分享甚麼更有趣的事情或照片來增加個人的關注數量,於是我們花了更多的時間在網路上尋求「關注」,於是開始產生各種不同的影響,其中更是伴隨著孤單和失落感,人與人之間真實的交流也逐漸消失,看似好像很認得對方的一切,彼此之間真實的距離卻是非常遙遠。
尤其這幾年父母親和孩子之間的世代問題更是一直不斷的上演,我們似乎很「認得」一起生活的孩子,如今在科技的介入下卻好像是陌生人一般,做父母要跟自己的孩子對話還需要很會使用手機,同時還要很會用社群媒體,知道自己的孩子喜歡甚麼,才有機會跟對方「講」上一句話。
加上我們身為台灣的父母親有時候會替孩子擔心太多,甚至為他們做好許多安排和打算,總認為自己為他們所作的選擇一定是最好的,避免日後選錯科系將來無法養活自己,卻往往埋下日後親子之間更大的衝突與矛盾,聖經中也說到許多的親子關係,從創世記開始的亞伯拉罕和以撒,以撒和以掃、雅各,雅各和他的十二個兒子一直到大衛家庭中的親子問題.........,即使是聖經中的這些與上帝親近的人,同樣面對著世代間的問題。
今天我們的經文也同樣是出自一位父親寫給兒子的信,只是這對父子很特別的地方,是他們之間其實沒有真正的血緣關係,但他們卻建立出如同親生父子的感情,他們就是保羅和提摩太。這位年輕的傳道人從保羅在第二次的旅行佈道時,加入到保羅的事奉團隊中,爾後在保羅其他的書信中不時都會看到提摩太是如何代替保羅去到各地區的教會關懷信徒們。
傳統聖經學者們將提摩太前後書,視為「教牧書信」被當成是保羅寫給提摩太。用來提醒他要如何管理和治理教會。但其實我認為這就是保羅寫給提摩太的私人信件,因當中的內容除了是前輩在給年輕傳道人的提醒,當中卻還有提到,提摩太似乎也是有腸胃的問題,於是這位「爸爸」,在書信中寫道要他注意自己的身體,不要只喝水偶而也可以喝點酒。這樣親密的關心是保羅在其他的書信中所看不見的。
這對沒有真正血緣關係的父子,因著他們所信的耶穌基督,不只發展出所謂的父子情來,他們之間更是「認得」彼此的需要,那今天我想問所有在座的兄弟姊妹,不論你是甚麼年齡,是年輕的還是有年紀的,你們都很認得自己的家人嗎?今天要透過這段經文先來看我們要如何「認得」彼此,有三方面要來跟大家分享,首先
我們之間有主耶穌的印記嗎?
讓我們來看今天經文的第19節,保羅提到我們有這個印記,主就會認得我們,但是這印記又是代表甚麼呢?我們要如何得到這個印記呢?是常常準時來聚會?還是要努力參與服事?
印記的功用,主要是表示印在該物品上的記號是出自於那裡,更重要的,假如該物品出問題了,為其印上記號的人就會出來進行負責說明。就好像我們現在去賣場購買蔬果農產品時,這些農產品都有自己的履歷證明。
但是在耶穌的時代除了物品有印記外,再來就是有的人身上也有印記,那就是奴隸為了—防止奴隸逃跑,當他們被抓時,官府能夠藉著身上的印記來找到他的主人。
而作為基督徒的我們,從我們接受耶穌作為救主的那一刻,得救的印記就在我們身上。耶穌,會為我們負責到底。
你看重的是外在還是內在呢?
繼續來看經文的20〜21節,這裡保羅舉了一個例子,他以一個富有人家中所使用的不同器具為例,都是由主人全權決定其用途,有時候不見得是因著其材質決定的。就如同有人打造一個黃金馬桶用來上廁所是一樣的。
因此,21節保羅就說到我們可以選擇自潔,我們的價值並不取決於現在所處的環境或工作,而是在於我內在的心態。我有忠心在我的職份上嗎?還是我總是在打混摸魚呢?我是真誠的對待身邊的人?還是我表裡不一呢?讓我們以心中對主的聖潔來預備好自己行各樣主所託付我們的善事。
你仍有「純潔」愛主的心嗎?
在22節保羅鼓勵年輕的提摩太除了要逃避私慾外,更要跟著教會中有純潔的心,在求告主的人一同追求信仰。同樣的,在座的兄姊看看你身邊的這些青少年們,我們是否保持著純潔的信仰,來成為這些孩子們學習的榜樣呢?要成為這樣的榜樣不是我們必須成為長老還是執事,而是我們每一個屬於上帝的人,都要藉著聖潔無瑕愛主的心,活出使人羨慕的生命出來,讓身邊人跟著一起來追求。
最後藉著今天的經文,在我們得到主耶穌的印記後,我們該如何為主來活出有主印記的人的生命出來,首先
1.不分背景,我們裡面要有主
雖然我們都很清楚知道上帝是看內心不看外在的,可是身為人的我們卻經常很容易陷入這樣的困境之中,往往就是投影片所提到的財富、權力、名聲這三方面來衡量一個人,視對方為一個有能力的人,卻忽略對方的內心深處真的有這位上帝嗎?我們每一個都來自不同的環境和出生背景,但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我們同信這一位上帝,使我們可以不分族群來一起敬拜上帝,就如同保羅在哥林多後書4章7節所提到,使我們這個器具不一樣的,不是材質,而是我們裡面要確實擁有耶穌基督這個寶貝在我們的心中,並且以實際的信仰行動並言行上的改變,來讓身邊的人看出我們的不同來。
2.不分彼此,我們一起追求主
上個禮拜我們差派了國外短宣隊出發,在這次馬來西亞短宣隊員中,有來自不同年齡、職業的族群,有的是大學生,有的是醫生,有的是學校老師,有的是家庭主婦,更有已經當阿嬤的也都投身在這場宣教行動中,這都是因為大家有著對福音相同的看見—為了不要讓這份對主耶穌的愛只停留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決定跨出去和其他的族群同享這福音的好處。
3.不分世代,我們都是主的人
最後,向大家報告,今年國內短宣中,在座許多青少年所做的見證都已經編輯好了,現在先請這次的總編輯郭明恩同學,來跟大家介紹。感謝明恩和其他同工完成今年短宣見證的整理,也請各位弟兄姊妹可以上去看看這些美好的見證,這些見證都在述說一件事,就是你我雖然不一樣,當我們一旦有了相同的記號在身上時,眾人就因此就會認出我們是主耶穌基督的門徒,因為我們都是主的人。
瀏覽次數: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