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Pawson新約縱覽:啟示錄

David Pawson新約縱覽:啟示錄

作者: 
游正墶老師整理
張貼日期: 
2010-05-16

 

                                            啟示錄
好消息
基督徒有盼望是因為不看不久的將來,而是看最終的未來、看結局。是放在耶穌再來,而不是斷氣的那一刻。
啟示錄由兩樣東西組成:異象和聲音
七個異象被切成三章:三個在第19章、三個在第20章、ㄧ個在第21章。
啟示錄最後有四個壞東西,是人類的四大敵人:撒但、敵基督、假先知、巴比倫。
這四個被一一對付,但順序反過來:巴比倫已傾倒,接下來要對付的是假先知和敵基督,最後要對付的是撒但。
第一個異象:新郎(基督)的再來
此次耶穌是騎著白馬,而不是驢駒,表示要來爭戰,除掉世上的罪惡,扭轉乾坤。耶穌身上所沾染的鮮血,不是自己的血,而是敵人的血。這裡也稱祂為「道」,這和約翰福音的稱號是一樣的;聖經中只有兩卷書稱耶穌為「道」:約翰福音和啟示錄。
第二個異象:天使請鳥來吃最後的大筵席
約翰在異象中看到屍橫遍野,成千上萬的屍體多的沒辦法埋葬,天使就請兀鷹和吃肉的鳥來幫忙清理戰場,來吃上帝為牠們準備的大筵席。
第三個異象:屍橫遍野之地所引起的戰爭(哈米吉多頓戰役)
「哈米吉多頓」在希伯來文是指「米吉多山」,是全世界的十字路口。從歐洲到阿拉伯的道路和從亞洲到非洲的道路交叉之處就在「米吉多山」的山腳,所以加利利才會被稱為「萬國的加利利」。因為以前所有的國家都必須經過這個十字路口,所有的大戰都在那裡開打。當年約西亞王就在這裡被法老殺死,掃羅和約拿單也是在這裡被非利士人殺死。而俯瞰這個十字路口的正是拿撒勒村,耶穌從小就可以俯瞰這個十字路口。不過這場戰役不會開打,假先知和敵基督會集結大軍往耶路撒冷,因為耶穌回來了。耶穌帶著幾百萬個基督徒一起來,我們要在橄欖山上的空中和他相會。敵基督和假先知會覺得統治地位受到威脅,就集結大軍前往耶路撒冷,但是他們只能走到那個十字路口。而且不會開打,因耶穌會用口中的話殲滅他們。但是敵基督和假先知並沒有死,將被活生生地丟入地獄,他們是最先進入地獄的兩個人,當時地獄裡還沒有人。
第四個異象:撒但被打入黑牢
他被抓、被銬、被捆,他被鎖在一個深坑裡,無法再繼續欺騙列國。這裡有一個政治危機,世上的政府都不在了,撒但也不在了,敵基督和假先知也不在了,世界呈現無政府狀態,那誰來統治世界呢?耶穌要來統治,而且基督徒要和他一起統治。一千年後,撒但被釋放,再度集結大軍一起前往耶路撒冷,但是他徒勞無功,因為經上說火從天上降下燒滅他所率領的全軍。為何要給撒但機會來破壞一切,讓撒但再度欺騙列國?撒但是為了要在審判日之前向上帝報復。如果把人類分成兩種:第一種人渴望並接受上帝作王,第二種人則不願意接受上帝作王。上帝必須把這兩種人分別出來,這樣才能夠施行最後的審判。上帝的用意是要證明,「罪」跟經濟情況或是環境並沒有關係,純粹是出於叛逆。在基督治理的一千年間太平、富足又健康,雖然如此,但仍然有人不要基督。他們最怨恨的是受到監督,這些人加入撒但最後一支大軍。
第五個異象:千禧年(耶穌會在地上作王一千年)
拉丁文把一千年叫做千禧年,啟示錄廿章講了六次,耶穌會來作王一千年,而且我們會跟他一起回來作王。我們會有復活的新身體,到時候銀行、法院會歸我們管,世上的政府會歸我們管。如果連教會都管不了,將來如何管理全世界呢?我們需要預備自己,將來好被主使用。豺狼必與羊羔同食;獅子必吃草與牛一樣;(賽62:25)有一天都會成真。魔鬼會被天使趕出去,牠要受到最大的羞辱,不能再留到地上,我們會有一千年的和平歲月。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彌加書4:3)這句話就刻在聯合國紐約總部外的石頭上,可惜他們忘了上半句(上帝在錫安作王時,必在多國的民中斷定是非)。到時候,我們要與耶穌一同作王,祂會找正直、忠心、可靠的人來掌權。將來彼拉多要在耶穌面前受審,這是何等大的翻轉。基督徒不再是被逼迫的少數,而是統管一切的政府,我們要趕快把自己訓練好。約翰在這些作王的聖徒中,見到這群殉道者,他們當初為耶穌喪命,如今卻掌握統治大權。這當然表示耶穌再來時,這些死人會復活,這是第一次的復活。第一次復活的人是得勝、持續向耶穌忠心的人,他們會從死裡復活,和耶穌一同坐在寶座上,尤其是那些拒絕在額上印獸的數字的人。
第六個異象:其他的死人復活,站在白色的寶座前接受審判
這是第二次復活,死人不會一次全部復活,其他的死人,會等到這一千年結束後才會復活。耶穌相信有兩次的復活,有一次他和法利賽人討論義人的復活,連法利賽人都相信有兩次的復活,義人先復活,不義的人後復活,耶穌同意他們的看法。義人會先復活作王一千年,一千年後,不義的人再復活接受審判。
第七個異象: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
首先是耶穌再來,最後是新天新地,在這兩大異象的中間有兩大事件,就是一千年和審判日。聖奧古斯丁把一千年往前推到耶穌再來之前,很多教會被誤導了以後,就不相信耶穌會再來作王一千年。如果是這樣,耶穌何必再來呢?只有一個充分的理由,就是要回到地上來作王。他要把地上帶回正軌,一勞永逸地證明,在上帝正確的治理之下,世界可以變得多好。我們應該天天祈禱:「願你的國降臨地上如同在天上。」這是上帝所喜悅的禱告。
教會對千禧年的不同看法:
1.     無千禧年派:根本不會有這一千年。懷疑論:自由派基督徒;神話論:千禧年只是個故事,是虛構的,是個寓言。目的只是要告訴我們「善」必得勝,將來有一天世界和平會臨到。
2.     後千禧年派:耶穌會在這一千年之後再來。認為啟示錄廿章應該發生在十九章之前,這就破壞了七個異象的連貫性。屬靈論:千禧年是指整個教會歷史,從耶穌第一次來直到第二次來,這種看法扭曲經文,耶穌在天上作王,千禧年是在天上。政治論:教會將在耶穌再來前在地上建立國度。這種看法是根據改教運動的「重建與統治神學」而來,把耶穌再來的時間往後延至少一千年,以為教會可以統治列國。這兩種都認為耶穌會在天上指揮教會在地上建立國度。
3.     前千禧年派:耶穌會在這一千年之前再來。時代論:弟兄會、達秘、司可福的教導,認為千禧年時地上的國度是以猶太人為主,猶太人和基督徒不可能合一。初代教會對於前千禧年的傳統看法,有四、五百年的時間是絲毫沒有不同的,是根據啟示錄廿章來的。後來因為奧古斯丁認為這個看法是屬於非常肉身層面的觀點,希臘思想對他的影響遠遠大過希伯來思想。想到耶穌會再回來地上作王,很多人會帶著新身體回來和仍有舊身體的人同桌吃飯,就覺得很難理解,其實耶穌當初從死裡復活就是這樣。所以奧古斯丁的看法成了兩種後千禧年派的根據。
觀點會影響你的日常生活,每一種觀點都會在兩方面造成不同的影響,就是傳福音和改進社會。有些觀點會讓人不想改進社會,像時代論看法會說:何必努力改進這個世界呢?這種看法讓人不想改進社會,但是會讓人積極地去傳福音。其他的看法也會影響到這兩方面的態度,但是耶穌像我們透露了千禧年,就是因為這對我們有很大的影響。
 
 

 

分享此文 ➤

瀏覽次數: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