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自己而活

不為自己而活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15-04-26

不為自己而活

羅馬書十四章1-9節

復活節之後,我們會注重信徒信仰生活的實踐,也就是讓復活的主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賜福、掌權、保守。上禮拜看到主耶穌向天父上帝的祈禱,說:「我不但為這些人(門徒)祈求,也為那些藉著他們的話信我的人(信徒)祈求,…我已讓他們(門徒和信徒)認識祢的名,還要讓他們認識,好讓祢愛我的愛在他們裏面,我也在他們裏面。」(約十七:20、26)為了讓上帝的愛能夠落實在「他們裡面」--在門徒、在信徒之間的「彼此相愛」關係中,聖經強調:這是在主裡合一的愛。

台語說:「一樣米飼百樣人」,並不是指外在的膚色、種族、性別、階級,而是強調內在生命信念的外顯,所表現出的個性、態度、價值判斷。因此,「人有百百種」並不奇怪,困難的是:如何在不同之間尋求相處之道。今天所讀的經文告訴我們,飲食吃喝若有不慎,不是肚子痛休息幾天就好,它竟然會引起那麼大風波--信徒之間的對立攻訐。聖經說:「信心軟弱的,你們要接納,不同的意見,不要爭論。…吃的人不可輕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也不可評斷吃的人,因為上帝已經接納他了。…有人看這日比那日強;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樣。只是各人要在自己的心意上堅定。」(羅十四:1、3、5)

一、要接納、不要爭論

教會與社會相同,兄姊之間也是百樣的人,若要「彼此相愛」,實踐「在主裡合一的愛」,就要有彼此敬重、彼此接納的態度。政治哲學家John Gray說:「愛在彼此敬重和接納差異中開花When men and women are able to respect and accept their differences then love has a chance to blossom.」愛要成長、要開花結果,很重要的開始就是「敬重和接納」。以夫妻為例,聖經說:「要尊重妻子,因為她也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彼前三:7)「妻子也要敬重她的丈夫」(弗五:33)其實,人和人之間都應該有敬重和接納。

但是在現實的社會,我們是怎樣在看別人呢?早在四百多年前的湯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就說:人的價值是在於容許利用,所以不叫作價值value,叫作價格price,這也影響到日後的哲學人類學研究。的確,生命的尊嚴與價值在人類為滿足需求而定義的,早已經是用價格來決定了。古早就有、至今還偶有所聞的嫁娶聘金,是為代表。

除了金錢、生產力外,人們會以品德、人格來斷定生命的尊嚴價值,就像「人格者」,就是其信念廣為人民尊敬,且長期影響社群的人。亞里斯多德說:「一個人的尊貴,不在乎擁有多少東西,在乎他有多少品格。」

但是聖經說:「人算甚麼,祢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祢竟眷顧他!祢使他比天使(神)微小一點,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詩四:5-6)這份尊貴是來自上帝的創造:「上帝就照著祂的形像創造人,照著上帝的形像創造他們;」(創一:27)這是我們強調人的尊嚴的緣由,也因此在「人有百百種」的實況社會中,必定存在差異、不同,遇到不一樣是正常現象;甚至會遇到讓自己不解或不屑的人。因此遇到不同的觀念、態度、習慣時,保羅說:「…你們要接納,不同的意見,不要爭論。…不可評斷,因為上帝已經接納他了。」道理見解的不同,不能作為信徒之間分門別類的理由。

二、各人要在自己的心意上堅定

當時教會的兄姊為了食物潔淨與否、哪樣食物可吃不可吃?看法不同,甚至引起極大爭議。也因為對分別為聖的誤解,針對是否需要「看日子」,產生「有人看這日比那日強;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樣」的紛爭。保羅的意見是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思考、定見,只要不是「照人間的傳統和世上粗淺的學說,把你們擄去。」(西二:8)就應該彼此接納。信徒應當從聖經的字裏行間,追求認識上帝的心意,不要計較外面的形式與作法,要有超越的眼光,敏感聖靈的引導,從上帝的觀點來看待一切事物。對於自己以為可行的事,心裏沒有疑惑和自責,要確信自己的看法是對的。

彼此接納不是和希泥,如牆頭草沒主見。基督徒對於真理的認識與看法,應各自追求到堅定無疑的地步,但不要替別人出主意。基督徒吃不吃肉、守不守節日,都不是要命的問題,要緊的是自己向著上帝的存心是否純正,所以自己認識真理到甚麼地步,就照著甚麼地步行,「我們中間凡是成熟的人,總要存這樣的心;若在甚麼事上存別樣的心,上帝也會把這些事指示你們。然而,我們達到甚麼地步,就當照這個地步行。」(腓三:15-16)

主並沒有要我們負責去統一每一個信徒的看法和作法,反而鼓勵各人心裏可以有不同的意見。真正屬靈的人,乃是能包容別人的不同意見的人。別人對屬靈事物的看法如何,我們不必過問;但我們自己的看法如何,應當一直追求到篤信是符合上帝的旨意為止。無論是信仰的緣故、健康的理由、價值觀的反省,應該「各人要在自己的心意上堅定」,都要有清楚的反省與堅定的見解,按照長成的階段,邁向長大成人的樣式,成熟地對話交流、彼此尊重。

三、為主而活

保羅說:「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而活,也沒有一個人為自己而死。我們若活,是為主而活;我們若死,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死或活總是主的人。為此,基督死了,又活了,為要作死人和活人的主。」(7-9節)為主而活指出基督徒所有的職業或事業,都變成是副業,惟有事奉主,是我們的正業。我們應該以事奉主,做為我們生活的中心和目的。職業或事業是上帝給我們的呼召與邀請,讓我們善盡職責,成為忠心管家,並且藉以滿足我們生活所需,還要支持給主工作的需要。

「為主而活」提醒我們,每一個基督徒都在基督面前生活,是基督的僕人;但是其自然的結果是,每一個基督徒的生活都會影響其他同為基督徒的人,以及所有其他人;因此,基督徒應當考慮到對別人的責任,不能只顧自己的看法。

為主而活的人,對真理會有自己的定見:「因為祂自己是我們的和平,使雙方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絕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終止了冤仇,廢掉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使兩方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促成了和平; 」(弗二:14-15)

為主而活的人,對不同的意見看法會學習彼此尊重互相接納:「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歸榮耀給上帝。」(羅十五:7)

四、追求和平與彼此造就

為主活的人,會參與在主上帝的國度裡,「所以,不可讓你們的善被人毀謗。因為上帝的國不在乎飲食,而在乎公義、和平及聖靈中的喜樂。凡這樣服侍基督的,就為上帝所喜悅,又為人所讚許。所以,我們務要追求和平與彼此造就的事。」(羅十四:16-19) 追求公義及和平,追求和睦與彼此造就(建立德行)的事,這是表達、關注的態度

保羅所說的「公義、和平」的上帝國,提醒我們在不同的恩賜,不同的解釋中,應該和平(平等)對待,不要有歧視。今天的社會、甚至教會還有很多歧視,有的是因為性別或性向被歧視,有的是因為種族或語言被歧視,有的是因為經濟能力或生活習性被歧視。只要還有歧視,就沒有愛,就不是上帝的國。我們都是上帝所造的兒女,應當學習平等相互尊重的功課。

上帝創造宇宙的時候,所有受造物都有其獨特性,甚至每一片雪花都不一樣。上帝也創造我們每個人都不相同,可是人們常常以自己所認知的、看為絕對,因此互相排斥、彼此傷害。懇求上帝幫助我們,學習愛的功課時,從最基本的「尊重不同、接納不一樣」開始,讓我們學習在對方身上看到上帝的榮美,看到上帝的形像,來尊重對方,因為我們都是為主而活的人。

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354-430)說:「在基本的事上合一,在非基本的事上自由,在凡事上仁愛。」讓我們凡事上仁愛,學習超越自己的意見與行為,學習仰望主不為自己活。

思考與分享:

  1. 我曾經有過不被尊重的經驗嗎?若反過來想,我是否曾經在不注意時, 沒有尊重別人而引起誤會或傷害?
  2. ​求主耶穌幫助我,生活中學習尊重與接納的功課。
分享此文 ➤

瀏覽次數: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