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園的禱告

伊甸園的禱告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25-07-06

創世記三8-13/加拉太書三26-27

2025年我們以《祈禱連結 定睛仰望》,學習每天看主、聽主、跟隨主。「禱告」的主角是聽禱告的上帝。禱告,是因為人需要。

一、吸呼之間

生物生命的維持有兩個要素:一是「養分」,生命要活就需要吃東西,我們從食物得到養分﹔二是「氧氣」,有氧氣才能夠把吃進去的食物燃燒成能量(氧化作用),所以我們要呼吸、會呼吸。靈性生命一樣要有呼吸(氧氣)就是「禱告」,要吃食物、得養分就是「讀經」。

叫作「呼吸」,就是有兩個動作,一「呼」、一「吸」。「呼」是從裏面出來(我們向上帝說話),「吸」是接受外面來的氧氣(聆聽上帝),但是我們常常用力「呼」忘了「吸」,結果禱告變成自說自話,再用「阿們」結束,卻沒有一點安靜時刻「吸」--聽一聽上帝要跟我說什麼?禱告是一種對話,而不是演講。基督徒靈性生命的食物就是聖經,所以我們有《聖經有約》、《金句有約》、《靈修筆記QT》,每一天都要吃食物(讀經),有呼吸(禱告),這就是靈修,幫助靈命健康成長。

聖經說:「凡較力爭凡參加競賽的,在各方面都要有節制(操練),他們不過是要得會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會朽壞的冠冕。」(林前九25)屬靈生命的靈修讓我們能夠得著「老練與盼望」(羅五4),靈命愈趨老練就愈有盼望,如此健壯的生命,在遇到困難時就不容易跌倒,反能堅持到底,轉化老我,過得勝的生活。

因此「多禱告多有能力,少禱告少有能力,不禱告沒有能力」。禱告使信徒獲得力量、智慧和勇氣來面對生活中的挑戰,並支持信仰生命的成長。反之,生命力量就會減弱,生活挑戰也會變得更強迫。

二、第一個禱告

創世記一開始就記載人類的第一個禱告,是在「伊甸樂園」與上帝的對話互動:「天起了涼風,…耶和華上帝在園中來回行走」(三8),天起涼風是溫差引起氣流,多在清晨或太陽下山傍晚時,意指天氣涼爽、不匆忙的時刻。是有亮光又清爽舒適,是散步聊天的時候。

上帝選擇舒適時刻「在園中來回行走」,就是希望不要嚇到應該來親近祂、跟祂聊聊的人類亞當和夏娃,因為上帝原本就是住在祂子民中:「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來往;我要作他們的上帝,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林後六16)禱告應該像在伊甸樂園裏,人與上帝的親近,傾心吐意述說意念。但是亞當和夏娃因為做錯事、違背上帝的交待,因此聽見上帝在園中散步的聲音,就躲藏在園裏的樹叢中。今天仍然有許多基督徒的反應和亞當夏娃一樣,做錯事或遇到試煉疑惑時,不敢禱告親近上帝,只求能躲則躲。

聖經記載上帝對人類的第一句話,耶和華上帝呼喚那人,說:「你在哪裏?」這不是在問地理上的位置,不是問地點,乃是問生命關係的定位:「你,亞當、夏娃和我的生命關係生變了嗎?你和魔鬼的關係如何呢?」原本與上帝親近的位置,被甜言蜜語的蛇給取代了。你生命中的第一個禱告是什麼?在甚麼情境中禱告?

三、禱告情境

聖經說:「你們所領受的是兒子名分的靈,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羅八15)「恁領受的聖神是欲互恁成做上帝的子兒,靠此位聖神咱通大聲叫:『阿爸,父啊!』」禱告是reset連結與天父的關係。

  1. 危急艱難的求助:」最簡短有力的求救禱告是彼得:「主啊!救我!」(太十四30)不管有沒有受洗,人在危急時會呼天換地。
  2. 感恩答謝的頌讚:有一次耶穌派七十二個人出去傳道,他們回來時歡喜報告果效,耶穌被聖靈感動而歡喜快樂,說:「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路十21)當你看到上帝聽你禱告而有奇妙作為時,會感恩頌讚。
  3. 掙扎質疑的求問:就像孩子搞不懂時會跟爸爸吵:「為什麼會是這樣…?」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裡與上帝摔跤,向上帝禱告說:「父啊!你若願意(如果可以),求你將這杯(釘死在十字架的苦杯)撤去;然而,不是照我的意願,而是要成全你的旨意。」」(路廿二42)
  4. 傾心吐意的貼近:不管生氣或歡喜,無涉求助或悔罪,詩人說:「百姓啊,要時時倚靠他,在他面前傾心吐意;」(詩篇六十二8)就是要跟天父阿爸聊聊,正如「以諾與上帝同行三百年,」(創五22)有說不完的對話,有永恆般的寧靜無言。

盼望每位兄姊都能得著「Prayer is the key of the morning and the bolt of the evening. 祈禱是清晨的鑰匙,夜晚的門閂。」的祝福。

分享此文 ➤

瀏覽次數: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