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傾向耶和華

全家傾向耶和華

主講人 / 作者: 
莊恩中牧師
佈道日期: 
2012-02-19

全家傾向耶和華

﹝經文﹞撒母耳記上7:1-4

撒母耳記上7章3節「撒母耳對以色列全家說、你們若一心歸順耶和華、就要把外邦的神、和亞斯他錄、從你們中間除掉、專心歸向耶和華、單單的事奉他.他必救你們脫離非利士人的手。」把外邦偶像除去是撒母耳向以色列人傳講的信息。後來以色列人也果真把外邦偶像除去。但整個民族從拜偶像到除去偶像的分水嶺乃是:全家傾向耶和華。從傾向耶和華開始爭戰、奔跑直至除去偶像,需要一段時間。其時在我們信仰歷程當中,除去「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偶像乃是一生不斷進行的爭戰。

以色列全家傾向耶和華是很美的事。全家對我們而言也可以是教會

全家、家族全家、國家全家…。我們也都盼望我們全家得以傾向耶和華。

撒上7章1節:「基列耶琳人就下來、將耶和華的約櫃接上去、放在山上亞比拿達的家中.分派他兒子以利亞撒、看守耶和華的約櫃。」但是這事的起因是約櫃被非利士人擄走七個月,聖經中的以色列歷史,惟獨此次約櫃流落外邦。

撒上4章1-22節,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打戰,他們打不贏對方,就想到要把約櫃抬到戰場上,盼望約櫃在戰場上得以發出致命閃電與雷轟,好使以色列人克敵制勝。所以他們就把萬軍之耶和華的約櫃抬到戰場上。有祭司以利的兩個兒子何弗尼和非尼哈隨同上戰場。約櫃一到以色列營中,以色列的官士兵都歡聲雷動,使非利士營的敵人驚懼,更加奮勇以免成為以色列人的奴隸。隨後的戰事也因著非利士軍隊的奮勇而呈現令以色列不敢相信的局面:以軍全數被殲滅,約櫃被擄至非利士營。消息傳回示羅城,祭司以利當場後仰折斷頸骨,他的媳婦(非尼哈妻)當日正值臨盆,產下男嬰後取名「以迦博」,因為上帝的櫃被搶去,榮耀離開以色列了。

約櫃還在之時,以色列人不覺得榮光是否在。但約櫃被搶去,就明顯榮耀離開以色列。

但真的如此嗎?若上帝榮耀還在,為何祂不保護自己的約櫃。情願約櫃受搶去?中文有一句話:「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我們的神果然也是自身難保嗎?

我們要再溯往當時的大環境以及會幕敬拜的光景,好來默想耶和華為何情願不保守自己的約櫃。當時的環境是士師時代的末期,所以在士師記21章25節:「當彼時,以色列中無王,   逐人照伊所看做著的來行。(中文:各人任意而行)」。基甸作士師的時候,以民曾擁立基甸為王,但遭基甸拒絕,基甸對他們說:「我不管理你們、我的兒子也不管理你們。惟有耶和華管理你們。」(士師記8章23節)。以色列百姓比較期望人當王管理他們,比較不期望耶和華為王管理他們。大環境已經是:各個支派不將耶和華當作他們的王。

會幕的事奉也是一團糟。撒上2章12-17節描述以利(士師)的兩個兒子在以色列人獻祭時搶人的祭肉。2章22-25節描述:又與會幕前做工的婦仁人私通(苟合)。撒母耳兒時上的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主日學,因為以利(士師)的兩個兒子就是他的主日學老師。大家莫可奈何…

約櫃雖然在會幕,但人的心對上帝敬畏的心已漸失去。直到約櫃被搶去後,以色列人才驚覺:上帝的榮光離開以色列。其實上帝的榮光離開可能是一點一滴的。因為人對遵守上帝的話若是忽略,上帝榮光就開始一點一滴的流失。我們不能只重視教堂內的信仰,更要重視教堂外遵行上帝的話。否則即便約櫃親臨也難起作用。

後來約櫃在非利士人境內七個月造成:

  1. 大袞偶像仆倒,斷裂(撒上5:1-5)
  2. 約櫃所到之城都生(發)粒仔症。(撒上5:6-12)

非利士人將約櫃以母牛拉回以色列,母牛不偏左右,一面走一面叫,直至以色列的伯士麥…他們擅觀約櫃,耶和華擊殺了他們七十人。6章20節:伯示麥人講:是誰能侍立在聖潔的耶和華面前?以色列人的心情可想而知。約櫃在敵營造成疫情,回來又使自己百姓死亡…無人敢迎約櫃。此時原本置放約櫃之示羅城可能已經被毀。所以他們就請基列耶琳人來將約櫃迎回,說也奇怪,到了基列耶琳亞比拿達的家中,什麼事都沒發生。沒人生粒仔症,也沒人死。

不知當時基列耶琳之亞比拿達被迫迎約櫃心情如何?我認為約櫃事件導致人死亡之時,撒母耳已經出面,教導以色列百姓當如何行。因為在那時刻教導百姓將外邦偶像(亞斯他錄等)從他們當中除掉,專心歸向耶和華,單單事奉祂,祂必救你們脫離非利士人的手。這可能是撒母耳在那段期間不斷傳講的信息。因為那段時間是教導這種信息的最佳時機。

我個人也猜想有許多人跑到基列耶琳約櫃所在之處旁邊祈禱。基列耶琳可能成了那二十年間以色列的祈禱山或臨時聖殿山。在基列耶琳20年中,以色列全家都傾向(追念)耶和華。也就是說:在我的心中,看見有人在基列耶琳認真禱告20年,同時期撒母耳不斷傳講悔改除去偶像的信息至少20年,以色列全家都傾向(追念)耶和華。後來,撒母耳上7章10-14記載他們如何破敵的故事。非利士人敗在以色列人面前。撒母耳作以色列人士師。

全家傾向耶和華,整個民族從拜偶像到除去偶像,其實就是教會歷

史常在講的教會復興來臨。盼望我們重視每一次個人、團契、禮拜的禱告與讀經,我相信「全家傾向耶和華」一定會來臨。

分享此文 ➤

瀏覽次數: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