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心管家
忠心管家
主講人 / 作者:
許承道牧師
佈道日期:
2025-08-24
路加十二35-44/彼得前書四10
今天主日禮拜中,有一年一度的「學生升級禮」。在學校系統的學習過程中,會有不同階段的「升級」。今天的「升級禮」,是年級升一級,但更重要的是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等的階段升級。其中最大的挑戰,不只是課程內容,而是人際互動、師生關係、友情探索的調整與建立。
一、管家職分
綜觀聖經有關「管家」的教導,告訴我們面對「自然生態環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資源分配掌控的「經濟體系(economical system)」、及全世界人際的「社會關係(ecumenical relation)」,這三方面。我們所領受的稱之為三個T:Time, Talent, Treasure,也就是生命、才能、財富。其中,最多面相、最具挑戰性的應該是人際社會關係,這是生命的互動與連結,包括自我、婚姻、家庭、鄰舍、國家等各層面。
管家包括「管(治理、權柄)」與「家(家務、家產)」兩個字,意思家的事情由他來治理、分派。主耶穌說:忠心又有見識的管家,「主人派他管理家裡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路十二42) 因此管家治理主人家的人事與經濟,幾乎可以說是一家之主,只是他沒有「所有權」。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管家必須知道在管理治理的過程中,有一條線是不能踩過去的,一踩到,就觸犯主人的所有權,一旦觸犯,是自己無法回頭或彌補的。那條線是甚麼?如何辨識它?我們稱之為「忠心」。
二、忠心態度
1.今天每個人受託在不同的領域或角色上,我們都要成為上帝忠心的管家。忠心,就是照主人心意去行:「我要為自己立一個忠心的祭司,他必照我的心意而行。」(撒上二35) 約瑟的一生可以說是「忠心」管家的寫照。
2.管家必須時常警醒,不只是為主人管理家產、擴張境界,更是要祈禱:「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代上四10) 主耶穌也提醒我們,人常常無法把持自己,以致陷入軟弱,因為:「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所以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太廿六:41)
3.有見識,才能被主人挑選差用。但以理和四個朋友就是最好的例子(但一4),學問、知識聰明俱備。在今天這麼多元複雜的社會,服侍上帝教會的管家應該有機會在職進修,操練自己合主所用。保羅說:「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腓一9)
4.主耶穌提到的管家是:「按時分糧」的良善管家。忠心是對主人忠誠,良善是對交代給你管理的人,要伺候他們。聖經說:「你們要謹慎,無論是誰都不可以惡報惡;或是彼此相待,或是待眾人,常要追求良善。」(帖前五15)
三、福音管家
保羅以自由來甘心作眾人的僕人,這樣做都是為「福音」的緣故,就是:耶穌基督為我們釘十字架,完成對我們的救贖:「…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上帝的兒子而活;祂是愛我,為我捨己。」(加二20) 這福音激勵保羅、也激勵我願意為主而活。
據傳說,耶穌被釘十字架而巴拉巴得釋放時他一直不了解:「我是個大罪犯,應該被判死刑,祂沒做壞事,應該是自由身。今天,祂被釘死,我卻得到自由。」後來巴拉巴就開始傳福音,他只傳講一句:「祂為我死,我為祂活。」
保羅說:「凡我所做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共享(同得)這福音的好處。」與人共享福音的好處,原意指:與人「成為福音的夥伴」。共享/同得 συγκοινωνός 這個字,是指「參與者、夥伴」。若是如此,就不僅是「同得好處」,而是參與者領受好處,也要領受挑戰,因此:「成為福音的夥伴/參與者」,表明福音會讓你願意付代價,會帶來挑戰,就像保羅「為了福音放棄自由」。
因此彼得提醒在上帝的家「人人要照自己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上帝各種恩賜的好管家。」(彼前四10) 成為福音的好管家。
瀏覽次數:26